中国人的家
全国

宋伟专栏 | 关于古建筑鸱吻研究笔记

优居视界 2019-10-22 14:17:31

宋伟副本.jpg

1752年6月的一天,美国费城郊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在一块宽阔的草地上,有一老一少两个人正兴致勃勃地在那里放风筝。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接着嘎嘣一声脆雷,雨点就瓢洒盆泼般地倾下来了。

图片1.png

只见老者大声喊道:“威廉,站到那边的草房里去,拉紧风筝线。”这时,闪电一道亮过一道,雷鸣一声高过一声。突然威廉大叫:“爸爸,快看!”老者顺着儿子指的方向一看,只见那拉紧的麻绳,本来是光溜溜的,突然怒发冲冠,那些细纤维一根一根都直竖起来了。

他高兴地喊道:“天电引来了!”他一边嘱咐儿子小心,一边用手慢慢接近接在麻绳上的那把铜钥匙。突然他象被谁推了一把似地,跌到在地上,浑身发麻。他顾不得疼痛,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将带来的莱顿瓶接在铜钥匙上。

这莱顿瓶里果然有了电,而且还放出了电火花,原来天电和地电是一个样子!他和儿子如获至宝似地将莱顿瓶抱回了家。

图片2.png

富兰克林

注意:这个试验是很危险的,千万不要擅自尝试。1753年,俄国著名电学家利赫曼为了验证富兰克林的实验,不幸被雷电击死,这是做雷电实验的第一个牺牲者。

记得在我上小学的时候,这个故事被写在叫《自然》的课本里,这个捕捉电的老者叫做富兰克林,就是印在100美元钞票上的那位。

图片3.jpg

我们都喜欢的dollar

在成功地进行了捕捉雷电的风筝实验之后,富兰克林在研究闪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的一致性时,他就从两者的类比中作出过这样的推测:既然人工产生的电能被尖端吸收,那么闪电也能被尖端吸收。他由此设计了风筝实验,而风筝实验的成功反过来又证实了他的推测。他由此设想,若能在高物上安置一种尖端装置,就有可能把雷电引入地下。

图片4.jpg

遭受雷击的高建筑物

富兰克林把这种避雷装置:把一根数米长的细铁棒固定在高大建筑物的顶端,在铁棒与建筑物之间用绝缘体隔开。然后用一根导线与铁棒底端连接。再将导线引入地下。富兰克林把这种避雷装置称为避雷针。经过试用,果然能起避雷的作用。避雷针的发明是早期电学研究中的第一个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技术成果。

图片5.jpg

避雷针组装图

而避雷针在最初发明与推广应用时,教会曾把它视为不祥之物,说是装上了富兰克林的这种东西,不但不能避雷,反而会引起上帝的震怒而遭到雷击,但是,在费城等地,拒绝安置避雷针的一些高大教堂在大雷雨中相继遭受雷击。而比教堂更高的建筑物由于已装上避雷针,在大雷雨中却安然无恙。

由于避雷针已在费城等地初显神威,它立即传到北美各地,随后又传入欧洲后来才进入亚洲。

这是关于建筑避雷针的起源,这里要说一点,避雷针是以前的叫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已经放弃了这一称呼,而代之以‘接闪杆’。

图片6.jpg

避雷针原理图

不管是叫避雷针还是接闪杆,他的发明者都被认为是富兰克林。但是在中国,关于建筑躲避天雷的袭击的装置却有着5000年的历史。这种装置被称之为鸱吻。

由于中国的古代建筑多以木结构为主,防火意识、防火材料一直以来都是及受重视。根据考古发掘记载,在我国甘肃秦安大地湾大型建筑遗址发掘证明,在5000多年前的木构架建筑已经采用比较坚固的防火保护层了。观我国古代殿堂建筑,可见顶脊两头多有鱼形、鸟形或龙头形饰物,两翼翘起,很富装饰性。其俗称为“鸱吻”。

图片7.jpg

鸱吻

如今在网上搜索“鸱吻”的资料,几乎都是关于它的一些传说,就连李诫的《营造法式》中也这是记载了它这种辟火兽,,实则是古人出于一种迷信观念,借它以禳灾除祸。然而事实上,鸱吻的特殊结构,也恰在一定条件下起到了防止雷击起火的效果。

早在西周时期,古代建筑已有鸱吻一类装饰。《诗经・斯干》说:“筑室百堵,西南其户”,“如跨支斯翼,如矢斯棘,如物斯革,如斯飞。”意思是说房屋四隅有棱角,像箭头一样,宫室四面的飞檐上有华丽的装饰,而且形势张开,如雉鸟之飞。只可惜缺少形象的资料,我们无法想象西周时期的鸱吻是什么样子。在目前出土的文献与一些汉代的泥塑、壁画、砖刻等形象资料上来看,汉代的建筑普遍已经使用鸟形、鱼形的鸱吻装饰物了。

图片8.jpg

南禅寺鸱吻(唐代)

唐代《炙毂子》一书在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汉朝时柏梁殿遭到火灾,一位巫师建议,将一块鱼尾形状的铜瓦放在层顶上,就可以防止雷电所引起的天火。屋顶上所设置的鱼尾开头的瓦饰,实际上兼作避雷之用,可认为是现代避雷针的雏形。而早在以前,中国已经有了避雷针,一般以龙头为装饰,龙嘴里有避雷针头。

唐代苏鹗《苏氏演义》中称“鸱吻”为“蚩尾”,认为“鸱吻”一词系后人因口传误记留下来的。“蚩者,海兽也。汉武帝作柏梁殿,有上疏者云,蚩尾,水之精,能辟火灾,可置之殿堂。今人多作鸱字。”这里与《炙毂子》中记载的故事大相近庭,只是汉代建筑实物多已不存。鸱尾一词在晋代以后的文献中出现,如《晋书·安帝纪》中有“义熙六年,雷震太庙鸱尾”的记载。唐代亦称,见上,《苏氏演义》相关。鸱尾实物,能定确切年代的,是1974年,发掘昭陵献殿出土的鸱尾,也是目前所能见到的古代鸱尾最早的实物。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葬于昭陵,也就是说,公元7世纪,脊饰仍是采用鱼尾形式。

“鸱尾”演变为“鸱吻”这是唐中期的事。唐初以前鸱尾安装与屋脊结合为平装,鸱吻大多有尾无头,从西安大雁塔门楣石刻画(704年,即唐长安四年物)可以看出。而由作于唐中期的四川乐山凌云寺摩崖刻像看,顶端已成兽形张口吞脊,在这里平接变成了吻合接,唐人强调形似,遂呼鸱吻也未不可。因此,唐以后“鸱尾”又改称“鸱吻”。鸱吻也从早唐时期的有尾无头变成了有头无尾。

图片9.jpg

金代鸱吻(宋伟手绘)

建于辽统和二年(宋太平兴国九年)的河北蓟县独乐寺山门上,有一对绿色琉璃鸱吻,怒目相视,张嘴衔脊。此时,鸱吻背后增添了一件小兽首,以后便成了鸱吻一附属构件。金代的鸱吻,更远离鱼尾形,而接近于龙形。山西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和大殿上的琉璃鸱吻,外形与辽代鸱吻相似,而在唇后添加了一个前爪。这一变化可考于金元以后,龙生九子的传说广为流行。螭吻便是九子之一,有称其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遗像;有说其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却不再说能镇邪火。此时开始鸱吻又被称之为“螭吻”。

图片10.jpg

龙生九子

早期54有的鸱吻的背鳍适用于鸟类停落,因此为了防止鸟雀筑巢,在建造屋宇的时候人们就在此处插入铁针,后来鸱吻背部逐渐做的比较光滑,尤其是琉璃瓦中开始取代传统的青瓦,防止鸟雀的功能也就随之消失。而到了元朝,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开始以真龙自称。故而鸱吻开始龙头鸱吻,也被称之为“龙吻”。背部的铁针也就演变成了铁叉形状的拒鹊子,到了明清时代,拒鹊子又慢慢演变成了一把宝剑。之所以变成宝剑,据说是仙人为了防止能降雨消灾的鸱吻逃走而将剑插入龙身。

图片11.jpg

石刻鸱吻(宋代)

从建筑安装角度看,这是为了把有相当重量的“龙吻”牢牢地固定在屋脊上。如故宫太和殿“龙吻”,高3.4米,宽2.86米,厚32厘米,重达4300公斤,可说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最大的“鸱吻”,若安装时没有强有力的加固是难以想象的。鸱吻到此时已经完成了它形象上的彻底转变,开始接近于龙形,背插宝剑,且有头有尾。

图片12.jpg

明代鸱吻(宋伟手绘)

中国的古建筑,尤其是许多官式建筑一般都修建的非常高大,如北京故宫的太和殿。而鸱吻又是建筑中最高,又因它有金属部件如拒鹊子、宝剑、龙舌等。故而最先遭到雷击。但由于鸱吻材料都是如砖类、琉璃等非燃烧体,故而在雷击时也必会引发火灾。所以起到了“避雷”的作用。即便大雨,鸱吻“避雷”,多半也是自身先毁,一般不再影响其他结构引起火灾(这可能是人们在雷雨之后不见鸱吻,认为它借助雷电逃离,故而把拒鹊子改成宝剑的原因之一吧)。

图片13.jpg

鸱吻实物(明代)

康熙年间法国旅行家卡勃里欧别·戴马甘兰1688年所著的《中国新事》一书中记有:中国屋脊两头,都有一个仰起的龙头,龙口吐出曲折的金属舌头,伸向天空,舌根连结一根细的铁丝,直通地下。这种奇妙的装置,在发生雷电的时刻就大显神通,若雷电击中了屋宇,电流就会从龙舌沿线行至地底,避免雷电击毁建筑物。这也说明,中国古代建筑上的避雷装置,在大批量和结构上已和现代避雷针基本相似。从这点上来看,中国的“避雷针”出现,倒是远远早于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的时代。

图片14.jpg

鸱吻背上的宝剑

从结构上来说,正脊两端是木构架的关键部位,为了使榫卯结合的木构件接合紧密,需要在这里施加较大重量,遂美化为正吻。又正脊和檐角是殿顶两坡的交汇点,雨水从交汇点的缝隙容易渗入。吻兽严密封固瓦垄,使脊垄既稳固又不渗水。为了防止各斜脊瓦件的下滑,使用了钉子钉到大木结构上,又为避免钉孔漏雨,便加盖钉帽,把钉帽加以美化,形成了各斜向屋脊的吻兽。

图片15.jpg

清代鸱吻(宋伟手绘)

在古代安装“鸱吻”是一件大事,根据资料显示南朝陈,对吻兽使用有明确限制,只规定三公黄阎阁听(厅)事才能置鸱尾。陈后主时,萧摩诃以功累官侍中、骠骑大将军,封绥远郡公,乃特赐其“开黄阁,门施行为,听事寝堂并置鸱尾”。清《工程做法则例》规定:“文官四品以上,武官三品以上及科道官排班迎吻。”《大清会典》 上记载“迎吻”状况,如乾隆三年(1739),太庙迎吻时,“遣官致祭琉璃”。可见当时对这个能“鸱吻”是相当注重的。

图片16.jpg

螭吻神兽镇楼

“非花不到皎洁处,明月才能始香萦。”在中式建筑中有许多让人感觉到典雅十分的元素,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带给人们欢笑,发自内心的喜悦。这些跟中国文化的融入有着很大关系。鸱吻只是其中之一而已。通过各种内蕴古雅的木作装饰,配合建筑石作刚毅略带朴素的外形建筑整体使人觉得庄肃而淡雅。无论木作还是石作,无不人感受到浑厚的中式建筑之飨。

资料引用:《对‘鸱吻’早古建筑中防火作用的探讨》  陈法同 陈军

《二十五史・五行志・灾异》,全十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第一版。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二版。

>> 查看更多宋伟专栏

(作者:腾讯家居专栏作家 空间规划师宋伟 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西安 来源:优居视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且本文所涉数据、图片、视频等资料部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参考,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