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家
全国

宋伟专栏 | 宋伟说宋之宋代南曲

优居视界 2019-10-25 12:01:00

13.jpg

在我小的时候,每年的农历三月份,总会有一天山上的公路上会开来几辆车,接着会有一群人从车上下来,沿着公路通往街道上的路黑压压的走下来。他们抬着大大小小的木头箱子,有时候村里的拖拉机也会提前在公路上接人,帮忙把那些箱子运到山下村头、沟旁的戏楼沟滩。

接着人们会在那里开始忙碌,拉起幕布、挂起条幅,箱子里的行头也会一件件的摆出来,花花绿绿的非常好看。我隔着河沟看着他们来来回回、相互吆喝,就会特别的兴奋。因为我知道,在接下来的三天这里将连续有数场的好戏上演,随着明天早上一连串紧急的开锣声,四乡八村的都会涌向这里,这不只是我们村镇自家的大事。

image.png 

鲁迅笔下的社戏

随之而来的自然是全县的小商小贩,因为临近山西,所以山西的一些生意人也会随着而来。虽然说村镇上有一条兴旺了六百年的老街,但是在这三天里,老街总是寂寞的。

那时候我们听的戏叫晋剧,是属于山西中路的一种地方曲目,由于最早主要活动在太原周围,后来,由于发展迅猛,流传地区逐步扩展,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直至成为今天山西省戏剧的代表剧种。

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说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而我小时候听到晋剧便是除五大戏曲剧种之外,较为著名的种类之一。

中国的艺术源远流长诗词、绘画、音乐,唯独戏曲晚出,比希腊戏剧晚了1800年,比印度戏剧晚了1200年。image.png 

京剧

戏曲是我国传统戏剧的一个独特称谓。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宋代刘埙,他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他所说的“永嘉戏曲”,就是后人所说的“南戏”、“戏文”、“永嘉杂剧”。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

南宋中国戏曲的生成期,或者说是诞生期。有人或许说不对呀,唐代明皇李隆基不是梨园鼻祖吗?现代戏曲中的丑角不就是根据李隆基表演时鼻子上带玉饰诞生的吗?怎么戏曲就成了南宋才诞生的呢?

图片1.png 京剧丑角

其实我们所说的戏曲是一个文学概念,是文学性与音乐性结合的曲本或剧本,是为演剧创作的文学作品。王国维认为,只有“代言体”的作品才可以称之为“真正之戏曲”,及作品语言必须是剧中人物来说话,及“代”角色之“言”。我们再来看看李隆基的梨园,大多是歌、舞、咏、颂的形式出现,虽然说已经出现了以通过音乐与舞蹈来表演一个故事的歌舞戏,还有滑稽戏、参军戏,但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小品表演。戏很早就有,汉代便有“百戏”,但戏并不是戏曲,只是一种民间的技艺。但唐朝却可以说是戏曲的萌芽期。加之唐代的社会结构,门阀士族占据主导地位,知识分子皆以吟诗作赋作为博取功名的敲门砖,戏曲作为一种民间俗艺,并不被当时主流社会所接受。更重要的一点是唐代的城市结构依旧是古老的里坊制,更像是贵族盘踞的政治中心与军事要塞,并不是商业城市。故而也没有促使戏曲形成的广大观众群体,必然难以发展壮大。

随着宋朝里坊之间的墙体被推到,宵禁令也随之取消,商业城市的日趋成熟,城市开始了夜间娱乐生活的繁荣场面,从良渚文化便诞生的“巫傩”之戏开始,戏曲文化迎来了它等待数千年的土壤。

 image.png

清明上河图中的汴京

在宋朝的一些大城市,渐渐形成了一些固定的娱乐场所,人们称之为瓦舍。瓦舍里设置的演出场所称勾栏,也称钩栏、勾阑勾栏的原意为曲折的栏杆,在宋元时期专指集市瓦舍里设置的演出棚,成为盛极一时的名俗。瓦舍的规模很大,大的瓦舍有十几座勾栏。

勾栏瓦舍的出现是戏曲成熟完成的前提,《梦梁录》中说瓦舍是“来时瓦合,去时瓦解的之义,易聚易散也。”中国的戏曲舞台,在戏曲形成之前已经有了一番热闹的景象,宋杂剧便产生于这一时期。宋杂剧不但在勾栏瓦舍中演出,就是在大宋皇宫也是盛兴一时。

然而靖康二年随着金人铁蹄的南下,作为大宋王朝的首都汴京沦陷,勾栏瓦舍也落入了金人手中。原来的皇帝宋钦宗与他的父亲太上皇宋徽宗被废为庶人,开封城外逃亡的人群中,最为心情复杂的莫过于曾名动京师的名妓李师师了。不久之前她还是徽宗皇帝的情人,如今她与所有逃亡的艺人一样,变成了一名“路岐人”。所谓的“路岐人”是宋元时对流动卖艺的民间艺人的俗称。 宋代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市井》:“此外如执政府墻下空地,诸色路岐人,在此作场,尤为骈阗。” 元 石德玉 《紫云庭》第四折:“路岐人生死心难忘,谢相公賷发觑当,直把俺嗓配还乡。”《水浒传》第二四回:“便是唱慢曲儿的张惜惜。我见他是路岐人,不喜欢。”

李师师与宋徽宗的爱情故事并未写入正史,所有的传说都来源于“坊间传闻”,也正是这“坊间传闻”确是戏曲所生长之处。出身于坊间又存活于坊间的李师师,收拾起一度拥有的皇家爱情梦想,随着溃散的人群,开始了前途未卜的逃亡之路。后世的文人给了这次逃亡一个体面的名字——南迁。

image.png 

许晴版李师师

李师师与大多南迁的人们一样,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南方。因为他们的新皇帝宋高宗赵构在那里。曾经在汴京城勾栏瓦舍中的伎艺,如杂剧、影戏、傀儡戏等大批艺人随着宋室纷纷南下。宋室内的南迁也开始了中国戏曲的生长完成之路。在南宋时期“诸色艺”不同的艺术品种,包括说唱文学,还有一些杂耍类民间艺术,也就是过去所谓的“百戏艺术”达到了五十多种,中国的戏曲离成熟只有一步之遥了。

然而当了皇帝的宋高宗没有了当年在金营开弓的勇气,南迁的人群刚刚在应天府停留了三个月,开始随着宋高宗向扬州而去。 

image.png

京剧《霸王别姬》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随着离汴京越来越远,路岐人的悲凉在这里逃亡路上,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公平,那些曾经在勾栏瓦舍的教坊艺人同样在路上跋涉。最终他们随着皇帝一起流落到了杭州。此时的李师师已经不复往日的容颜,与所知而来南迁艺人名一起流落在南宋的临安。临安随即变成了一个艺术的大熔炉。随着临安城人口大量增加,出现了都市的繁荣。各种演出形式在这里汇聚一炉,当各种技艺融合之后,开始了妆扮演事“戏弄”的时候,戏曲便诞生了。然而在可以考证的历史中,南宋时期杭州的勾栏瓦舍中并未形成成熟的戏曲。

而在距离杭州直线距离三百公里外的温州,由于1130年宋高宗赵构的南逃至此,这一次逃亡历经五年,他在温州改州治为行宫,甚至把太庙也迁到了这里。北方的士绅平民也纷纷迁徙至此,温州在短时间内人口增长了一倍,其中自然少不了“路岐人”的身影。

image.png

傩舞

温州在隋唐时期就以“尚歌舞”而“敬鬼神乐祠”闻名遐迩。一路疲于奔命的诸色艺人终于有了暂时喘息之机,便结合了当地的“巫傩”技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南曲戏文就在这样的土壤上孕育、萌发。建炎四年,金兵撤离江南,经历了五年颠沛流离的宋朝王室终于重新返回了临安府。南曲戏文也跟随着皇帝的銮驾回到了杭州,南戏在这里得到了发展,温州却是南戏的诞生地。

在六年之后的绍兴八年,杭州虽然被称之为临安,但已经成为了南宋实际意义上的首都。而此时距离汴京沦陷,已经过去了整整11年。南戏被称之为“百戏之祖”,他在临安得到了很好传播与发展,对后世戏曲有着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说南迁是中国戏曲得意诞生的契机的话,那么定都临安后的南戏才是正式从民间歌舞小戏发展成影响全国的艺术样式。

image.png 

南戏《张协状元》

1276年元兵攻入临安,三年后崖山之战宋氏灭亡。南戏的艺术形式却被完整的保存下来,它直接的影响着元末明初被称为四大腔的“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产生。它们随着明太祖朱元璋进了南京城,又从南京传到北京;向南传到了福建、向西到了江西流传地域越来越广。

流落在杭州的李师师,“憔悴无复往来之态矣”,明代《青泥莲花记》更是用了“衰老憔悴”来形容此时的她。而在葛岭之上,李师师望着西湖的秋水,渐渐的被人遗忘。名伶的命运大抵如此。如今在人们开始追寻南戏的踪影,然而无论如何都已经无法回复他800年前的模样,在那些曾经的岁月里,低转高唱的影像早已成为历史记录之外的传奇。历史可以消失,文明终会再现,经历了八百年多年的流传,南戏声腔犹在,剧种嫡系犹在。

论传奇,乐人易,动人难。知音君子,这般另作眼儿看。休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共妻贤——《琵琶记》

资料引用:

部分内容摘录于《南宋·戏文南北》

>> 查看更多宋伟专栏

(作者:腾讯家居专栏作家 空间规划师宋伟 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西安 来源:优居视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且本文所涉数据、图片、视频等资料部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参考,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