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家
全国

郭芝军:设计如画,道法自然

图片64.png 

郭芝军:设计如画,道法自然

高级室内设计师;高级照明设计师(国家一级);福建省安润福设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设计师;CIID-08秘书处核心成员;福建省林森研究会副会长;福建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曾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职业设计师、爱好书法、国画、武术及古典诗歌研究。

全国百名杰出设计师(2011年);全国百强室内设计师(2012年);福建省十大优秀设计师(2014年公装);福州市十大优秀设计师(2014年度)。自2008年以来,参加全国及省市各项赛事,获得各类荣誉30来项。一直行进在设计的征途,自在、执着地主张自己的追求:为客户创造价值,为项目创造价值,为自己创造价值,每个项目都是我们的唯一。

他,是一个热爱艺术并从事室内装饰设计工作的跨界艺术家。虽然尤为钟意中国传统文化、喜欢新中式古典主义风格,但紧跟时代步伐,思维时刻融入新事物适应新气象。对新事物学以致用。

我不依靠什么天才,我是困而知之,我是一个苦学派

李可染曾言:我是一个苦学派。郭芝军说,一个年轻的设计师对专业技术必须熟稔于心,对于设计要努力实现完美的落地。何为完美?就是要走到工地去,以主人翁心态全身心地进入状态,帮助施工的完善,才有可能把项目完美地完成。纸上谈兵,终难成长,坚持尤为重要。

毕业后顺理成章地进入设计行业的郭芝军没有立刻投入设计中,而是随公司团队下工地实操历练,从最初对各种材料的认识到施工工艺和施工图的熟悉,再到对图纸呈现的东西有更透彻清楚的认知,最终得以在面对中大型项目时泰然自若。这近5年的经验积累对于郭芝军日后的设计有极大的帮助。时至今日,面对年轻设计师,他依然强调,任何设计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去考察和熟悉施工现场。对一个空间进行设计,表面看似简单,对于建材的熟悉是设计师的必修课,对于新近事物要了解,时刻观察动态。

就像绘画,大部分人都是从临摹学起,不论是素材、色彩还是结构,都要先把基础原理搞清楚,如此一来没有十年八载的积累就不要去谈创意了;当技术层面没问题了,最后功夫就在如何把想法呈现出来。

设计是具象的艺术,具有民间的生活的情结

20年的设计生涯中,郭芝军一直以艺术鉴赏和写字绘画延续自己的兴趣爱好。郭芝军投资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中国历代艺术家的代表作品可谓了然于心,倘若不是成为一名设计师,做个业余的鉴定家也可称得上行家

设计不同于绘画,它是设计师对生活的体察再现,是具象化的。绘画是外部世界投射于内心的表现,并不是衣食住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设计不一样,设计是有的放矢的,是针对业主、适应社会、满足市场,创作出与之相适应的作品。郭芝军认为,设计是有互动流传的特质。设计中有设计师的创意,也有设计师多年专业的沉淀,是对一个意向目标的理解和表达,这一过程中的设计师并不是被孤立的。

如果你和大家画的都一样,那你画了一辈子,他人也看不出你的个人特色,只有独辟蹊径者,经过若干年苦苦的挣扎,才可能为大众所理解认同。绘画是郭芝军的一大爱好,在多年的设计工作中地融入自己的兴趣,这着实让人喜悦,是难能可贵的生活状态。

激情是我的工作状态,设计更是我的事业

取得成就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挣扎的过程5年的工地实操经验,加之美术功底,郭芝军的设计作品不仅有唯美意境,同时能融合实际,得到许多客户朋友的认可。从对客户的需求中,郭芝军在设计中寻得社会价值,对待设计便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个人的事业。

设计师的生活轴心是服务的客户,一是因为客户带来物质回报,二是对于设计师精神层面的回馈。郭芝军说,要感谢客户给予我们机会,能将源源不断的创意运用到设计中,把想法呈现在作品上。对设计团队,他也常言道:对待每个客户,无论项目大小,都要把专业技术、工作态度、兴趣爱好激情全部融入其中,这是对客户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每份作品都应该要有温度的,一个作品的成功落地,是要让业主居家有宾至如归感、幸福感,这是设计师服务业主的终极目的——所以设计师要解决业主的需求问题,甚至帮助业主解决他们发现不到的问题,最后能够有豁然开朗感,相见恨晚之意。

我认为的设计更是一份设计策划

把设计上升到设计策划,意味着对外部环境、业主需求、文化背景、商业价值、消费心理、准受众、市场定位等等做一个项目课题调查。如果有这样一份调查问卷,一份近千个问题。和业主能有更多的问题沟通,一个厨房就可以提出一百个问题,这无不让客户相信你的专业度。

就商业空间而言,设计就不只是为客户设计一张图纸,而是考虑消费群体、消费水平、文化底蕴、容纳多大消费者,还有投入成本、品牌属性,甚至未来的投资盈利等等,把客户没想明白的问题清晰地整理出来,考虑周到,提供详尽的商业计划,业主是你的衣食父母,你没有理由对他们不热情,而你的负责任会让业主更信任你。

设计师要先知先觉,做时代的弄潮儿

对于设计中遭遇的瓶颈,郭芝军的理解不是某个阶段,而是时常有之的紧张感。作为设计师,在内心都要有不甘人后的进取心和自信心,通过不断进取学习,完成知识的储备、阅历的积累与眼界的开阔,而自信心也通过项目的拓展与客户的认同、赞许来倍增。

瓶颈一直都在。很多设计师都有过这样的想法:是不是设计多了,会形成自己的风格。但若某一个创意不停地被引用而没有创新的时候,再来画图设计就会很疲惫的。对于创新,在勤于学习,郭芝军希望能有变革创新,自己和团队都要花时间精力学习,让学习成为一种常态。在福州20多年的设计生涯,对于这座城市设计发展的轨迹、不同年代、不同消费人群需求等等如数家珍。乃至建材商发展、拳头产品都十足了解。多去学习,眼界方开。了解之后自会有情感喜好及取舍,从而在过程寻得自己的认同的意境。

道法自然,归于朴素

《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郭芝军认为设计师不是非要形成某种特定风格,而是要能归于朴素,去华丽奢华,将文化底蕴和创意融入到设计中,这样呈现的作品便别具风格。

现代设计风格众多,而每一名设计师的人生阅历都有限,不可能对每个风格都能了如指掌。二十年的设计生活,郭芝军形成了自己喜欢的风格,对于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新中式古典主义运用更熟练和钟意。而在对风格的了解和把握的过程中,对于区域的人文特色,郭芝军也在迅速融入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于福州的今昔未来,郭芝军都用心地了解和展望。无论是闽都民俗文化大观园、福州市工商局大楼、兴业银行西安市分行大楼、福州九九养生会所,还是福建中福集团办公楼、福建数康集团总部大楼、福州市武术协会会馆、屏南县医院医技综合大楼等项目,都是顺应并植入本土文化而设计。

后记

如果我在前行的路上没有回顾,是很难有进步的。对每个已完成的作品,郭芝军都会思考如果换个思路做是否会更好?而对经历过的二十余载的福州设计发展,郭芝军也希冀有更好的成绩,在这个分享经济时代,也希望有更多优秀的设计师分享交流,团聚为一个群体,或者称之为部落。在走出去和走进来之间能形成这座城市自己的特色。

 


责任编辑:福州 来源:优居视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且本文所涉数据、图片、视频等资料部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参考,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