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家
全国

此地十人·南京 | 群贤毕至 循迹设计之本源 探迹未来之新生

2023年6月28日,“此地十人”全国溯源设计沙龙·南京站圆满举办。飞行嘉宾范轶与在地的十位设计精英陈熠、丁鹏文、李敢、李巧燕、孟繁峰、潘天云、苏江、王涛、颜旭、尤舜乙,共聚畅言,围绕“融合·新生”的论坛主题,深入探讨城市、科技、设计与人居的未来。

 

C:\Users\19391\Desktop\0607\0628 南京站新闻稿\640-2\1.jpg1

 

金陵千年的历史文脉和地域基因,潜移默化地镌刻在每个人的灵魂深处。地处南北文化的融合交汇之处,根植于南京的设计师们,用他们独特的眼光和视野,诠释着空间的定义。本次活动由优居|设计进化主办,米兰之窗独家冠名,腾讯家居|贝壳和云上设计师俱乐部合力呈现,红星美凯龙江苏全球家居1号店全程支持。

 

01.

千里奔赴 设计畅言

 

范轶:空间的使命是记录人的生活

 

作为“此地十人”的传统,本场活动的飞行嘉宾——叠加OFFICE创始人 范轶,首先进行了分享。

 

他以美国心理学家津巴多和库隆布所著《雄性衰落》展开,讲到融合更偏向于女性思维。男性思维倾向于“精-分”。设计师的惯性思维模式有着严谨、理性、有章法的特点,更趋向于男性思维。而使用者的视角则热情洋溢、感性、趣味、随机,更趋向于女性“融-合”的思维。

 

▲叠加OFFICE 创始人 范轶

 

在当下信息文明时代,消费的决策者中女性占比大幅上升,女性意识得到推崇。借由此女性主导消费的趋势,设计师思维要从原来1.0版本的二维装饰思维,进化到现在3.0版本的场景思维,用融合的思维消除空间的边界。

 

他的分享为在场的设计师扣响了今天主题沙龙的大门。

 

02.

群贤毕至 此地共聚

 

此地十人发起人闫虹细述了“此地十人”的发展历程和南京的渊源。继2019年后,历时5年南京站再度载誉归来,其和南京的缘分不可谓不深。回顾历程,感悟最深的就是女性力量的崛起,以及年轻设计师的出现。期待未来年轻设计师活跃在行业,做出更多融合成果。

 

C:\Users\19391\Desktop\0607\0628 南京站新闻稿\640-1\闫虹.jpg闫虹

▲此地十人发起人、设计进化总经理/执行总编 闫虹

 

《中国室内设计年鉴》策划人、江苏省室内设计学会资深顾问 赵毓玲对本次活动落地南京表示热烈欢迎,并送上祝福。南京室内设计行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离不开各品牌商、设计企业、媒体、平台的共同努力。

 

C:\Users\19391\Desktop\0607\0628 南京站新闻稿\640-1\赵毓玲.jpg赵毓玲

▲《中国室内设计年鉴》策划人、江苏省室内设计学会 资深顾问 赵毓玲

 

此地十人”全国溯源设计沙龙·南京站围绕【融和·新生】的主题展开。“和”是人格与艺术的至高境界,追求人与万物共生。以“融”为手段,“和”为导向的设计方法论。打破自然外界与室内人居的边界,以智能科技赋能未来设计与美好生活。

 

应时而趋 设计融和

 

禾本设计事务所创始人/设计总监 苏江以《在地与融合》为题进行了分享。禾本设计的案例深耕于中小商业,他分享了一则关于“对抗”的案例。作为南京的本土设计师,经过与客户沟通,从在地文化中提炼“奢”,融合满足客户“西式奢”审美的理解。他拒绝泯灭成熟属性和特征,去同质化,坚持以在地元素为灵感素材库。

 

C:\Users\19391\Desktop\0607\0628 南京站新闻稿\640-1\苏江.jpg苏江

▲ 禾本设计事务所 创始人/设计总监 苏江

 

云行空间建筑设计创始人/设计总监 潘天云跨时间纵览,十年间互联网发展和技术提升带来了更高效、互动性更强、与客户更紧密的设计体验,同时也提升了行业的认知度和专业性。

 

C:\Users\19391\Desktop\0607\0628 南京站新闻稿\640-1\潘天云.jpg潘天云

 

▲云行空间建筑设计 创始人/设计总监 潘天云

 

随着行业发展,室内设计行业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成为话题。尔我空间设计研究室创始人/设计总监 丁鹏文觉得,技术与人的关系应该是“共生”。AI最大问题是不具备主观意识,应该充分发挥人的能力,寻找平衡。

 

C:\Users\19391\Desktop\0607\0628 南京站新闻稿\640-1\丁鹏文.jpg丁鹏文

▲尔我空间设计研究室创始人/设计总监 丁鹏文

 

谈到技术与人的关系在未来的发展趋势,TURINGDESIGN图盈拓新设计主理人 李敢表示,他们在工作流中已经加入了AI技术,还带来了小惊喜。设计师的头脑和AI的代码互助拥抱,借用其优势,让设计师专注创意或管理。

 

▲TURINGDESIGN图盈拓新设计 主理人 李敢

 

科技人文 未来新生

 

日月不新,何以光明?变化与更新每天发生。未来科技与设计融合是大趋势,合理掌握运用高科技的工具,创造出更理想的空间环境,是未来的机遇和挑战。

 

舍吾空间规划所创始人/设计总监 尤舜乙结合案例讲述了从2008年只身来到南京,到2023年落地全案托管设计项目的经验历程。后疫情时代带来的变革和新生,促使我们不断重生与改变,提升自我跟上时代。虽然生来愚钝,但追逐不止。

 

C:\Users\19391\Desktop\0607\0628 南京站新闻稿\640-1\尤瞬乙.jpg尤瞬乙

▲舍吾空间规划所 创始人/设计总监 尤舜乙

 

DoLong董龍设计联合创始人/设计总监 颜旭聊到,应对飞速进化的科技,要提升各项核心能力。除了综合分析决策、复杂问题处理、艺术文化审美,最重要的是生活的常识积累带来与人共情的能力。

 

C:\Users\19391\Desktop\0607\0628 南京站新闻稿\640-1\颜旭.jpg颜旭

▲DoLong董龍设计 联合创始人/设计总监 颜旭

 

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子木空间设计创始人/设计总监 李巧燕认为,家是每个人生活方式的呈现。面对不同层次需求,她会从艺术素养、职业素养、关系心理学等维度提升设计师的价值属性。做到融空间与艺术,和精神于物质。

 

C:\Users\19391\Desktop\0607\0628 南京站新闻稿\640-1\李巧燕.jpg李巧燕

▲子木空间设计 创始人/设计总监 李巧燕

 

智能科技是否会局限设计创造性,未央创意空间设计事务所创意总监 孟繁峰说,科技与传统并不冲突,科技进步自古有之。对科技的态度是面对适应,促进共生。设计需求不是任务书上生硬的词,个性化情感需求无法被AI理解感知。

 

C:\Users\19391\Desktop\0607\0628 南京站新闻稿\640-1\孟繁峰.jpg孟繁峰

▲未央创意空间设计事务所 创意总监 孟繁峰

 

随着新技术的诞生,马蹄莲空间设计创始合伙人/设计总监 陈熠认为设计师首要拥抱技术。十几年前用手勾呈现设计效果,到现在D5渲染器实时交互,技术迭代助力更好的效果呈现,要以小学生的姿态保持学习和渴求。

 

C:\Users\19391\Desktop\0607\0628 南京站新闻稿\640-1\陈熠.jpg陈熠

▲马蹄莲空间设计 创始合伙人/设计总监 陈熠

 

在科技发展的洪流中,梵池空间设计创始人/设计总监 王涛结合自身,说到Z时代年轻客户的需求与历史经验截然不同。需要不断沟通,理解新生代客户的诉求。新生代的设计师同样也不要被电子设备局限,不要被算法控制,回到纸上与自己对话多思考。

 

C:\Users\19391\Desktop\0607\0628 南京站新闻稿\640-1\王涛.jpg王涛

▲梵池空间设计 创始人/设计总监 王涛

 

03.

设计同创 携手并进

 

以科技为工具 系统化助力未来设计落地

 

米兰之窗执行总裁 陈涛以设计大师在空间中对窗元素的应用展开,分析了融合光与影,用无边之窗创造空间新生的可行性。

 

陈涛

▲米兰之窗 执行总裁 陈 涛

 

米兰之窗一直秉持“门窗科技引领健康生活”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集自主研发、系统化智能生产为一体,与技术革新共同进步,用全景的采光、内外平框设计、全隐形五金,为消费者打造一樘看不见却靠得住的好窗,融合国际时尚和东方匠心,让窗隐于空间。从窗开始,不止于窗。

 

红星美凯龙江苏省营发二中心副总经理、江苏全球家居1号店总经理 赵辰瑞预告了2000平新锐设计师共享空间的计划,并表示今后将联合云上设计师俱乐部,继续为在宁设计师打造服务平台。

 

C:\Users\19391\Desktop\0607\0628 南京站新闻稿\640-1\赵辰瑞.jpg赵辰瑞

▲红星美凯龙江苏省营发二中心 副总经理、江苏全球家居1号店 总经理 赵辰瑞 致辞

 

最后,南京米兰之窗总经理 于广海简短地用一个智能化科技提升客户满意度的案例,讲解了其为设计师和客户提供系统化服务,配合设计落地,达成了科技发展与设计融合应用。

 

C:\Users\19391\Desktop\0607\0628 南京站新闻稿\640-1\于广海.jpg于广海

▲南京米兰之窗 总经理 于广海

 

城市是设计赖以生长的土壤,科技是设计进步与发展的桥梁,空间是设计理念的呈现方式,而融合新生是每位设计师需要持续思考的问题。通过今天的活动,设计融合、科技新生的概念也引发了到场设计师们的思考,未来的设计道路上,“融”技术于设计,“和”万变于不变的理念一定会延续。

 

C:\Users\19391\Desktop\0607\0628 南京站新闻稿\640-2\2.jpg2

 

“此地十人”全国溯源设计沙龙的脚步从未停下,很快就会与大家再次相聚。期待下次的相逢,品味在地设计文化,追寻设计新知。未来,我来!

 

现场花絮

 

C:\Users\19391\Desktop\0607\0628 南京站新闻稿\640-2\12516642.jpg12516642

C:\Users\19391\Desktop\0607\0628 南京站新闻稿\640-2\12406684.jpg12406684

C:\Users\19391\Desktop\0607\0628 南京站新闻稿\640-2\12338971.jpg12338971

C:\Users\19391\Desktop\0607\0628 南京站新闻稿\640-2\13211091.jpg13211091

C:\Users\19391\Desktop\0607\0628 南京站新闻稿\640-2\12464035.jpg12464035

C:\Users\19391\Desktop\0607\0628 南京站新闻稿\640-2\13141088.jpg13141088

C:\Users\19391\Desktop\0607\0628 南京站新闻稿\640-2\13104829.jpg13104829

C:\Users\19391\Desktop\0607\0628 南京站新闻稿\640-2\12833475.jpg12833475

C:\Users\19391\Desktop\0607\0628 南京站新闻稿\640-2\12804386.jpg12804386

责任编辑:灵感设计 来源:优居视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且本文所涉数据、图片、视频等资料部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参考,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