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家
全国

旧建筑中别有一番天地 历史长屋改造

优居视界 2017-12-13 00:00:00

项目位于历史街区的中心,被夹在两面界墙之间,项目基地的宽度仅有5米,其两端的道路有明显高差。建筑师从体块入手,在满足生活需求的同时要适应周边地形,并且要处理好与旁边修道院和历史街道的关系,与城市环境相协调。

建筑师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要以建筑的手法创造性地解决基地本身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设计师保留了原有建筑的主要立面和屋顶,在其中植入了全新的建筑。新建筑的面宽小于5米,且要协调两端道路间的高差。

▽建筑外观,历史墙面和屋顶被保留

1.jpg

原有的建筑被两面厚重的界墙与邻里隔开,他在原有建筑中建造了一栋由混凝土体块组成的新房子。这样的设计增加了两侧界墙的厚度,减少了环境对室内的影响。同时,加厚的墙面构成了服务空间,一侧被用于储藏,另一侧则成为了走道,居住空间被夹在两个服务空间之中,变得更为狭长,在纵截面上获得了更多的可使用长度。建筑师在混凝土构建的室内用胶合木板搭建起了不同的功能分区,整合内部空间的同时营造出了温馨的居住氛围。

▽建筑入口

2.jpg

▽一侧墙面中为动线,一侧为储物空间,居住空间夹在其中

3.jpg

在新建筑的室内建筑师用金属加固的木板搭建起了不同的功能空间,一方面适应地形的变化并与原有建筑立面的开口形成呼应,另一方面将居住空间进行了整合,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错层的设计不仅实现了不同楼层间的视线交流,而且让上层的阳光可以照射到底层,使整个建筑都能享受自然采光。

▽位于底层的客厅,由木板搭建出的储物空间

5.jpg

▽餐厅和厨房,中间由中庭隔开

6.jpg

▽卧室

7.jpg

▽建筑后院,与后侧路面的高差处理

8.jpg

9.jpg

从整体上来看,新建筑采用代表城市的现代材料建成,室内则使用当地传统材料,二者之间留出空隙,光在其间流转,最终交汇于建筑的中庭。这里是建筑的公共空间,亦是不同材料发生碰撞的空间。

▽建筑中庭

10.jpg


(来源:美国室内设计)

责任编辑:刘正光 来源:优居视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且本文所涉数据、图片、视频等资料部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参考,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