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家
全国

专访设计师黎铭 | 以人为本 赴一场实用美学的修行.

优居视界 2022-08-16 01:38:47

家,是筑于车水马龙之上的一处灵魂休憩所,更是觥筹交错之后的一隅情感歇息地。如何打造家,始终是一个历久弥新的宏大课题。怎样跳脱桎梏去将居人的情感注入家的一景一物,让无生命的器物与光影交融于人的情绪变化与呼吸起伏当中? 借由金腾沙龙×A.O.史密斯研讨会举办的契机,我们邀请到苏州黎铭设计的黎铭,共同探讨家居设计的美学内核与实用主义的延展。

温润清雅的苏州文化与从小耳濡目染的美学教育,使得黎铭的设计理念中饱含对匠心文化的敬重与传承。在室内设计领域风起云涌的当下,她坚守初心,让实用价值与美学内涵并驾齐驱,构建人与空间最本源的情感连接,始终以匠人的姿态为家居设计注入深刻的人文关怀。


 >>关于设计师<<

【专访】中间圆形人物.png

▲黎铭

铭棠空间&黎铭设计  创始人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  苏州执行委

苏州装饰协会住宅委员会  青设委副主任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室内装饰设计师  一级(高级技师)

ICDA国际建筑装饰室内设计协会  高级室内设计师

中国建筑教育协会  注册监理工程师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外聘教师

光学设国际设计学院  研学班  荣誉学员

江苏省室内设计学会  荣誉会员

黎铭看来,以人为本是从事室内设计不可或缺的理念前提之一。尊重人性,关注人的个人与存在价值,对于为其构建一个和谐、自洽的灵魂空间尤为重要。


>>采访精选<<

【记者】是什么机缘巧合,让您开启了室内设计之路?

【黎铭】我从小就喜欢涂涂画画,从中学开始,会有意无意地参加学校和市里面组织的绘画比赛,先后拿了一些奖,也登过报,这样的一些经历,渐渐加深了我对美学的感情。

但谈到我真正与室内设计结缘这件事,还是因为我的父亲,他一辈子都在从事家具工作,一直在坚持这项事业,还有22个月就退休了。我在高中时期,家里换了一处顶层复式房,父亲为新家绘制了一幅精美的结构图。他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图也画得相当漂亮。父亲的那张手稿让我备受震撼,迄今仍记忆犹新,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室内设计。在那个时候,就在我的心里种下了一颗学习设计的种子。

【记者】您在设计中奉行什么理念或宗旨?您的作品丰富多样,源源不断的创意灵感来源于哪里?

【黎铭】我们公司的Slogan叫“设计有类,匠心无界”。虽然设计会有类别,但无论从事哪个类别的设计,都应该始终保持纯粹的匠心。而我个人的设计理念是五个尊重,也就是尊重自然,尊重自然的随性造化;尊重建筑,坚持建筑高于室内的理念;尊重美学,尊重每一种美学理念的存在方式;尊重人性,顺应人的天性;尊重个性,理解并尊重每一个个体的不同个性。

我的灵感主要来源于我的生活,也就是我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我的座右铭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以我在工作、照顾家庭之余,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看书、旅行。在这样一个放松的、惬意的状态中,我会更容易产生有趣的灵感。

▲黎铭作品《财智中心售楼处》

【记者】作为苏州的在地设计师,您的设计发展历程是否受到地域特色的影响?目前苏州的设计发展状态如何?

【黎铭】我来到苏州,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苏州粉墙黛瓦、小桥流水这种温润的氛围。这种独特的建筑特色与生活节奏,正是我喜欢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始终被苏州这种恒久内敛的文化底蕴与美轮美奂的建筑特色所影响着。在做一些现代化很强的室内空间设计时,我也会自然而然地运用到苏式建筑的一些手法,让整个空间的情绪更加婉转,趣味横生。

苏州的设计领域一直都很棒,有很多优秀的前辈。但苏州设计的态度一直是很低调的,始终是一个谦逊的状态。我们是内敛的,但也非常愿意走出去,去学习、交流,接纳与融合新的设计理念与风格流派。苏州设计同苏州这座城一样,拥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却也期待包容、接纳新的事物。

【记者】在设计之前,您是从哪些角度规划自己的风格和定位的?

【黎铭】室内设计并不是一门纯艺术,于我而言更而像是一门技术活,它与艺术相关,却不能将艺术放在第一位,而应该把实用放在第一位,是一门综合性的实用美学。所以我始终坚持的就是“以人为本“,这是很重要的四个字。

我不会将自己囿于某一种特定的风格,而是愿意根据甲方的要求,去进行不同风格的打造。我会在了解对方诉求的基础之上,与其不断沟通、碰撞,在更为专业的设计层面,我也有一个引导的作用。尊重客户的自我表达和个人需求,做到最适合他的设计,并非界定具体的风格,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

▲黎铭作品《现代园墅》

【记者】Z世代已到来,您对中国人居空间的消费趋势,有什么新鲜有趣的看法?

【黎铭】我能感觉到Z世代的年轻人活得更明白了,他们爱自己,更懂得如何去取悦自己,很明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在父母辈看来,装修房子在很多时候并不是满足自己真正的需要,而是想让大家觉得好,觉得豪华、上档次。所以会对设计师提出模糊的要求,比如说你觉得我适合什么、你觉得我家的房子应该怎么装。这样的需求实际上是很难处理的。但Z世代明显更愿意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够明确地表达自己的喜好、需求和想法,往往也表达得非常准确和自如。所以对于设计师来讲,省去了反复猜测的过程,面对Z世代的时候反而更轻松了。

【记者】后疫情时代,设计“内卷”,许多原先专注于工装的设计师涌入家装领域。您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

【黎铭】在我看来,这是一件好事。在早些年,室内设计的门槛是很低的,经过这样的“内卷”达到重新洗牌的效果,相信室内设计行业能够变得更加职业化、专业化。现在,很多工装设计师都经历过严谨的专业培训,很多大型工装机构都有完整的组织架构、团队分工,是很好的一个状态。这样的工装设计师涌入到家装领域,是能够完善、提升家装领域市场中的规范与标准的。

就像生病了应该找医生,打官司要找律师,以后人们想装修房子也会第一时间想到找设计师,而不是觉得设计可有可无。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设计师也可以像医师一样,需要持证上岗。

【记者】在私宅领域,设计师会基于什么维度去选择冷暖风水品牌?

【黎铭】关于基于什么维度去选择冷暖风水设备,其实又回到了之前提到的实用美学,和室内设计一样,先解决实用问题,再解决美学问题。所谓实用,往小处讲就是产品本身的性价比、好用、舒适、无噪音,往大处讲就是环保、有利于地球环境的长远发展。舒适感是人体可以感受到的,而延伸的便利性,如售后服务、维修成本等等,也会纳入实用的考虑范畴之内。

作为一名专业设计师,首先必须解决室内空间的采光、通风、温度、湿度等问题,那么好的冷暖风水设备首先要很好地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再则就是美学问题,在满足了人体舒适度的前提之下,怎样更美?设备的封口可以更隐秘、更极简,更具有美学特质,设备的体积也可以更小、更轻、更薄。这样无论是从美观度,还是安全性,都有一个很好的提升。 

▲黎铭作品《中海上园湾》

【记者】A.O.史密斯以“懂你的智慧舒适家”为使命,推出AI-LiNK冷暖风水系统。作为一位设计师,您认为家庭空间的“智慧舒适感”体现在哪些地方?如今业主对冷暖风水系统有什么新的诉求点?

【黎铭】至于家庭空间的智慧舒适感,个人是这样理解的,他可以自动监测环境数据,给到科学的判断再处理,应该给到什么样的温度、湿度,甚至是否需要换风,增氧等等……目前我的家里使用的还是传统的中央空调、氟空调与地暖,我感觉太过于呆板,需要手动去调整各种模式。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也不知道实际应该需要怎样的模式与温度,都是凭感觉来调,在一天里会反复去调整,这就没有给到我们这种智能舒适感。

在我看来,有很多老的诉求点仍然具有很高的改进价值,倒也没有新的诉求点,把老的诉求点解决掉就已经很完美了,比如设备的寿命问题、安全性问题、售后维护问题、成本问题等等,还需要努力争取最优解。

【记者】结合当代生活方式而言,您对A.O.史密斯的产品设计有什么期望?

【黎铭】结合当代生活,一是希望A.O.史密斯继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坚持争取人类大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还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希望冷暖风水设备可以做到更小、更薄、更轻便、更精致;三是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舒适,在技术方面争取更大的突破,让产品做到以人为本,为广大用户打造一个更舒适、更智能、更环保的家。

 

>>采访手记<<

初次见面,我便被黎铭女士身上温润知性的气质所吸引。她的一字一句仿如苏州这座城市一般细腻而柔软,徐徐展开、娓娓而叙,像是与旧日老友谈心叙旧般舒适、自然。正如她所言,设计是需要去解决问题的,在实用价值得到满足之后,审美性才是进一步所需要思考的。问题导向的严谨理性思维与细腻柔软的感性气质,在她身上并存而倍感自洽。其作品中,每一处光影、造型、取材都饱含深意,共同阐述着实用与美学的交织共融。正如A.O.史密斯,始终倡导以用户为中心,为广大菁英打造实用体验与审美价值并存的舒适之家,让每一位用户都享受到自由、怡然、诗意的未来人居生活。 

采访 / 陈思竹

撰稿 / 常昕

联合出品 金腾沙龙×A.O.史密斯

责任编辑:吴冬敏 来源:优居视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且本文所涉数据、图片、视频等资料部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参考,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