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家
全国

在“树”下办公是种怎样的体验

优居视界 2017-05-27 00:00:00

想象一把由拱组成的伞,像树一样庇护所有人。

「历史」

历史.jpg

5年前,我和我的合作伙伴在一次设计实验中尝试用基本单元组合的变化探索空间塑形(shaping)的潜力——胶合木拱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形成一张变形的网格,空间最终呈现出区别于线性阵列方向感和纪念性的"均质"感受。

在这之后,我逐渐意识到,拱不仅是一个有趣的形态原型,也能发展为对空间划分,等级秩序,内外关系和象征性等诸多问题的持续思考。

五年后,这个纸上概念得一机会落地上海。

「“景园”」

景园.jpg

新项目由纺织厂车间改造而来。

继承工业车间的特点,内部空间相对规整:12根带柱帽的混凝土结构柱支撑起5.2米高的无梁楼板,形成2x3个6米见方的立方体量。

体量.jpg

我们在每个结构单元内,置入一把"伞":伞骨是4根木半拱,伞盖是阳光板格栅,半拱起于水平面,止于各个角点的结构柱。

结构柱.jpg

2把"大伞"分别作为入口和交往区的通高空间,4把"小伞"限定首层联合办公区范围,并"支撑"起夹层若干个玻璃体量,作为独立办公区。

办公区.jpg

在我看来室内空间和园林空间应有相似之处:它们都是被边界完全围合的内向空间,在封闭的内部,隔绝于自然,不断提示着自然又区别于真正的自然。

"景园"的设计包含了我对一种差异化空间组织方式的粗略设想:在室内又区分出内外,以留白的方式介入。在内部重新建立空间的等级和秩序,以及可以呼吸的空白感。这样的体验以一种隐喻的方式呈现,而不是直接在形式上的转译或者文字上的形容。

内与外:

"伞"在室内空间中重新划定出内与外的区分:伞盖下的"内部",与相对的,伞骨限定的"外部"。

内外等级的重现建立打破空间本身均质的特征:如果"内部"是作为办公的功能性空间,那么"外部"就是作为留白的剩余空间,是留出的"园",理想中应具有某种精神属性。在这个设计中,"外部"空间又被细分为:白石绿植景园,花砖的讨论角和搁书的花架。

内与外的划分是对这个空间在特征和感知上根本性的重建。

重建.jpg

重建2.jpg

重建3.jpg

根隐喻:

伞包裹身体,形成一种被庇护的,具有稳定感的空间体验。它可能被联想到井干的木屋,穴居的窑洞或是万神庙的穹顶。我理解它是一种关于庇护感的根隐喻,一种超越个人世界经验的集体情感共鸣。

半拱形式的伞盖也再次划分内部空间:越靠近中心,高度越低,空间越趋于压抑和稳定。功能布局与空间感受呼应,工作区位于高区,靠近伞骨中心则布置休息区。

休息区.jpg

休息区2.jpg

反建构?

如果将建构的观念简单视为纯粹结构自身的直接表现,那么这个设计毫无疑问是反建构的。

作为真实结构的混凝土柱被涂成和墙面一样的白色,尽量隐藏它们的存在;被突出表现的木质半拱则仅仅是一种结构化的装饰。这应该是大部分室内空间改造很难绕过的问题:我们只能设计空间的"面具",而不是它们本来的"面目"。

以最终的完成效果来看,这个项目在构造层面表现出难以想象的"建构"特征:阳光板被直接钉在木拱上,木拱又被直接钉在混凝土柱上......在极其苛刻的项目预算下,工人师傅总能想出最简单直接的工法解决复杂的材料交接问题。

问题.jpg

问题2.jpg

剖面图

我们用空间疗伤,用最后一次拍摄说再见。

虽然最终的建成效果还无法完全达到我们想象中的样子。但是,在此展开一点有意义的尝试,并粗略建立起一种原型性的思考,它就不愧是一次"元气淋漓"的建筑实践。

责任编辑:佚名 来源:优居视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且本文所涉数据、图片、视频等资料部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参考,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