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家
全国

赵剑英“在地设计展”策展手记丨种下设计的种子,在家居制造生态中生根发芽

优居视界 2019-04-10 16:04:52

【腾讯家居 设计频道】2019年3月,“在地设计”展在广东现代展览中心开幕,展览由宋涛、赵剑英、闫震联合策划,展览展示了设计与制造的关系,将整个家居制造产业最为迫切的“在地”和“设计”的议题直接了当地纳入展览讨论之中。展览同时组织了丰富的论坛环节,在嘉宾的热议中,一种基于行业的共识正在建立起来……

“好在一站式软装服务平台创始人”赵剑英女士,作为联合策展人参与了此次展览,这篇《策展手记》里呈现了她对于展览的思考,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这篇文字也展示了行业许多最为当务之急的问题,以及好在的种种实践。

《在地设计策展手记》实录

文 / 赵剑英

图 / 好在、名家具展

一直以来,“艺术和家居”——做展览和做商业,是我事业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在国际名家具展主办方和宋涛老师的邀请下,我可以在国际名家具展的平台上,发挥做展览的这部分专长,为这个历史悠久的家具展会,贡献自己对于行业、对于城市的思考;并且从中呈现出我们的实践进展、角度和工作方式。

微信图片_20190428102736.jpg

△“再造设计与产业新生态 高峰对话” 论坛嘉宾合影

本次展览的主题方向是策展团队研究讨论的结果,主题“在地设计”则是我根据多年的思考提出来的关键词。在2018年,随着我的企业“好在软装平台”的交付中心在广东成立,我也越来越多的前往东莞工作,不仅和当地的家具企业建立起了深度的合作,而且东莞中心的同事全都在当地深耕多年、对东莞的家居制造业有着深入的参与——我越来越觉得”好在”很大的程度上不仅是一家来自北京的企业、也渐渐成为了有着东莞基因的一家“本地企业”。无需多言东莞家居千亿产值的市场、东莞在全国家具市场版图中的地位,单单对好在而言,这是我们工作的最前线,我们只有站在这里,成为“在地”企业,才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这个行业的机会、问题、现状和可能性,才可以把我们互联网+的经验在东莞落地生根、更好地进行消费市场与本地家居制造企业的连接。

微信图片_20190428102739.jpg

△展览现场 | 本文作者试坐“艺峰家居 X 好在”项目的沙发产品

“在地之机”

改革开放后,东莞家居制造行业一路高歌猛进,通过不同阶段的产业路径调整和聚合之后形成了当前的规模。2017年以来,在政府“粤港澳大湾区”的这一计划的指引下,东莞、佛山、中山等区域家居供应的重镇开始了新的机遇,家居产业群的融合与构建、产业的转型和更新需求,成为了现实可感的一种趋势。

东莞家居企业乃至整个家居制造供应生态链,如何把握这一趋势的先发之机?当交易环节不断跨区域化、网络化,如何在“来样加工”、“前店后厂”的“厂”模式之外,更为主动地把握制造企业在行业中的引导性?如何利用当代发展迅猛的数字化、互联网化的工具推进这一产业更新、产业转型的进程?如何通过这样的转型,在根本上让供应商、消费者、政府等各方获得真实的利益和便捷?这些都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也是我引导团队积极面对的重要课题。

展览现场

好在平台如何协助行业转型?

一、流程工具让管理更加高效

我们在和供应商合作时发现,整体行业的工作方式较为落后,在生产交付流程的管理方面存在重大的痛点,直接导致的问题常常体现在:交付不按时、品控和售后成本高昂但效果一般、研发产品和市场之间存在不对位的情况。所以有时得知一些非常资深的企业,因为管理的不严格,或者因为对于市场趋势的敏感度不够,只是因为一些决策失误或者过时,从而造成企业倒闭的消息时都感觉非常痛心。

如何避免这样的风险发生?“好在”推出了针对产业前后游的协同MES系统,以更加可视、可控的方式,跟进交易进度全部流程:从提交需求、下单、图纸确认、材质确认、白坯确认、品控、运输、交付、支付的全流程跟踪、即时协商——这对于制造企业而言会有一个显著的管理提升,让工作变得更为高效,让每一步都非常精准、清晰的显示在管理界面上。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交易的信任度、协同默契的建立,让获客的黏度不断增加,从而产生持续性、稳定增长的利润率。

△展览现场 | 柏埔 展位

设计师 肖天宇 

二、大数据可以精准对位市场需求

无论是设计还是供应商,都会常常提到“以用户实际需求为核心”这句话,都非常明确认识到消费者是产品市场的核心和最终落点。这是行业的共识,只有以用户需求为核心,才能让推出的产品以及制定的生产计划,更符合用户的习惯、经验和期待,更符合市场的潮流、趋势和需求量。

尽管有这个核心认知,但判断用户需求是什么仍是一个难点。在过去,“用户研究”这一环节一直缺少量化的标准,传统的做法是通过“问卷调查”、卖场和博览会的观察,来收集用户的信息,进行研究分析用户需求和痛点,但涉及的数据量非常有限、针对的样本池有限,很容易产生一些错误的判断。

那么,在今天怎么判断和认知“用户需求”?

在大数据在其他领域取得显著进展的今天,显然,研发推出产品靠推测,而不是靠用户数据的科学指引,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用数据指引生产、设计环节,才是产业更新的必然。

展览中我们使用了东莞制造-好在智造,以“艺峰家居 X 好在”为样本,展示了好在利用家居大数据为企业提高智造势能的实践和布局。好在在提供“动态的实时的数据、广泛的全国性的数据、有针对性的不盲目的数据,对未来有导向性和前瞻度的数据”层面有着深厚的经验和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好在为判断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方面,提供了一条新的解决之道:

微信图片_20190428102813.jpg

1、我们通过和庞大的室内设计师群体深度合作,利用“好在”平台在下单交付过程中的累计数据,依据大数据对于市场直观、动态的反馈,由市场来反推产品机会,为我们合作的家居产品设计师和供应商,输出一个针对消费者的数据模型或者用户报告来辅助设计、辅助产品生产计划、制定价格策略直至产品营销方式。这样更容易产生成功的产品,做出更精准的设计,使其产品策略能正确适应大众市场又能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微信图片_20190428102816.jpg

2、我们通过对平台下单数据进行分析,不仅仅是风格、款式、材质、版型、定价等大的梳理,而是会进一步细分、拆分里面的数据细节,比如像椅子这一品类,将会深入到细节的方方面面:金属的腿或者木质的腿,皮革的软包或者是布艺的软包、颜色、材料等。我们通过不同工厂单一样本的数据,可以进一步分析出整个现阶段的整个这个行业消费趋势是什么,第一时间把消费趋势能够传递给我们的合作企业和设计师,使其可以快速敏感地接收到信息。制造企业在使用MES系统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每年、每个月、每个星期等不同的时间节点,都能够得到我们生成的数据分析反馈,从庞杂的数据中找出更符合消费口味的产品特征,并结合用户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自身,这就是大数据对于制造商的价值。

微信图片_20190428102819.jpg

3、现阶段产品设计师在做产品设计时,经常会无边际的想象产品形态,这样好处是可以形成非常概念性的设计,但投入市场往往会出现接受度的落差。而软装师在做软装设计的阶段,一般都特别喜欢从海量的家具库里抓取效果,导致一是成本高、定制周期漫长,定制效果差异大等使得客户无法接受。

我们提供的大数据指导,对用户进行定型研究,从而引导出设计的定量标准、建立新的设计工作模式。能给两类设计师建立一套设计规范和素材,让设计师的设计不再是撒网捕鱼式的发想,而是有的放矢的精准设计,使设计在面对大众市场时变得非常“落地”:即可以做到个性化、又满足大众需求。

三、平台打造跨企业间的协同高效合作

我们调研过程中还注意到,大部分中小制造企业的接单能力有限,面对利润高昂的大单、急单时无法消化,而错失机会。对于室内设计师而言,面对甲方的工期要求、品质要求也倍感压力,我们一方面通过合作家居制造产业园的形式打造新的聚合、新的连接来协助消化业务,第二通过平台的交互系统建设,打造任务的分工协作模式,使我们服务的供应商和设计师都获得利益的最大化。

展览现场 | 产业园模型

展览的视觉呈现

博览会和家具协会提供了一种每年定期发生的、节日般的贸易、交流的平台,好在通过对自身平台的展示,期待这样的“互联互通”形成一种更加长期、日常、持续性的工作机制和运营环境。

展览只是第一步。在展场中,我们使用了半透明的幕帘规定了展览的动线,有机的串联起室内设计师合作案例、好在产业园、大数据智造、好在MES系统等板块。当观众在博览会中间穿梭漫步,经过密集的展位来到我们的空间时,会感到一种喘息、宁静的空间。人和人透过幕帘的相遇变得诗意、自然起来。我想,好在的实践不正是提供这样相遇的契机吗?让广大的消费者和好的设计、便捷清晰的服务相遇;让我们东莞的家居制造企业,和全国的产品设计师、室内设计师聚合起来,相遇起来,形成命运共同体——这是展览想要表达的内涵,也是我们的愿景,我们工作前行的方向。

关于策展人赵剑英

微信图片_20190428102909.jpg

赵剑英/Zhao Jianying

好在家居软装平台 CEO、应空间 Ying Space创始人、家具设计品牌“柏埔 BOPO”主理人。

作为艺术和设计策展人,她曾在嘉德艺术中心(2012)、贾平凹文化艺术馆(2013)、 无锡云隐莫宅 (2018)、颐堤港冬季花园(2016)、地铁望京南站 (2017)等地策划展览。作为出色的艺术品经营者和艺术藏家,她广泛地与享誉国内外的艺术家如刘野、翁狄森、邵帆、姜杰、马可鲁、郝量、阿斯巴甜、于瀛等进行合作,为众多艺术家和策展人的艺术计划,包括研究性策展、实验艺术项目、艺术写作、独立出版、表演、放映、讲座等,提供了支持,举办的展览涵盖绘画、影像、装置、雕塑等多种媒介,同时成为艺术创作和藏家、 美术馆以及商业跨界项目之间的桥梁。这么多年以来,她有着非常好的艺术行业口碑、掌握着艺术行业从艺术生产实践、学术理论研究到收藏交易、媒体公关等方面丰富的资源。其代理的艺术作品被诸如香港 M+美术馆、K11 艺术基金会、今日美术馆、中央美院美术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鑫根资本、万科集团、融创地产、 天狼星资本、和玉资本等重要机构和重要私人收藏纳入其中,并在遍及全球各地的重要美术馆和重要展览中展出。

她的团队不仅有丰富的艺术展览策展经验,也有着丰厚的建筑与市内设计界的合作经验,对于设计师和房地产业主的需求有着深刻的理解,对商业地产的跨界公共艺术项目管理、企业文化资产管理配置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赵剑英更是通过“好在”实践了一种家居软装行业前所未有的运营模式。“好在”通过不断迭代更新的产品工具和服务系统,布局了家居软装全行业生态系统,从供应链、设计、物流、落地、媒体等诸多方面,并获得了行业、资本市场、尤其是设计师群体的广泛认可,好在服务与合作的室内设计师,包含诸如琚宾、王刚、冯国安、柯卫、董功等近百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师和建筑师。2014年“好在”在北京国际设计周上的项目被授予优秀项目奖。2018年,好在服务了数百个业内声誉广隆的设计项目,深刻改变了合作供应商和室内设计师的工作方式,被广泛认为是“软装家居领域最具变革影响力”的公司。

好在

好在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提供一站式软装配套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平台。整合家具、软装产品供应链的优质资源,通过与设计师合作,服务于地产、精品民宿酒店、高端会所等项目。凭借自身强大的设计服务支持能力,保证设计方案完整准确的落地。


责任编辑:吴佳佳 来源:优居视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且本文所涉数据、图片、视频等资料部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参考,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