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家
全国

城市更新4.0时代,老厂房可以这样改造

优居视界 2019-04-10 18:02:03

【腾讯家居 设计频道】自90年代初开始,中国就掀起了旧城改造的风潮。城市更新经历了简单粗暴地推翻重建、一心追求“增量增长”、既求“量”更重“质”的三个时代,如今迎来了以内涵增值为发展诉求的全新4.0时代。而隶属于其中一个分支的老厂房改造,同样被寄予了更高要求。

如今,伴随着改造思维越来越成熟,设计师们更注重在保留原有记忆和情感的基础上,融入当代的技术、功能和诉求,越来越多的老厂房重新活化后,焕发出新一轮生命力。

跟随我们精选的2018年新落成的三座老厂房改造案例,一起感受新生的魅力与智慧吧!

棉仓城市客厅

-地标:常州-1.jpeg

△改造前

这栋建筑位于江苏省常州市的一个科技园区里,原来是一处标准的工业厂房。业主在网络平台上经营着一家服装店,并计划创立一家融合服装零售、餐饮消费体验的生活美学店,打造新零售业态的线下品牌——棉仓。

接受委托后,设计师面临三大难题:

1、大尺度的厂房内部空间与零售、餐饮业的小尺度消费空间之间存在差异,如何协调与联系?

2、在控制造价的前提下,如何创造出吸引人的新空间?

3、原厂房单薄耗能,如何经济有效地提升新空间的环境舒适度?

最终,设计师以“屋中屋”为设计策略,即在主体厂房内部建造完整、新形式的独立建筑物,来容纳两个主要功能。

2.jpg

于是,老厂房里出现了两座平行走向、高大笔直的“屋中屋”透明舱体。它们的外轮廓一模一样,均采用尖顶双坡的标准断面,但构造方式完全不同:

一座是钢结构的服装成衣舱体,通体白色,空灵富有韵律,其时尚感正好适合服装的展示;

一座是钢木结构的餐饮空间和多功能活动空间,为了赋予其温暖亲和的调性,设计师利用折线形的木杆搭建成极具线条感和视觉冲击力的吊顶。

3 轴测图.jpg

△轴测图

在解决环境舒适度方面,主体厂房以自然通风为原则,两座新增的舱体构筑物采用新风系统形成各自独立、全封闭的空调环境。

设备系统的布置方式,不仅解决了功能问题,而且最终在空间中呈现出一套与结构完全结合的、完整的视觉造型体系。

建筑的入口大厅,既直接与外部空间相连通,也连接着整个棉仓的其它场所:餐厅、服装零售和室内活动空间。

新增的两个舱体构筑物之间,有意地留出一处空地,放置了运动、儿童游戏和休憩设施,深处其中的人,往往会形成置身于城市街道、广场的有趣错觉。

这种“屋中屋”与“内部中的内部”、在厂房“内部”体验到“温和的外部”的空间概念,何尝不是一种有趣体验!

12.jpg

设计单位:上海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 

主创建筑师:庄慎、任皓、唐煜、朱捷

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

业主:江苏棉仓服饰有限公司

SMOORE工业园改造

-地标:深圳-

1.jpg

△改造前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从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华丽转身为今日的设计之都,当中的城市建设工作也快速地向外蔓延,大面积八九十年代兴建的工业厂房急需在这样的城市发展中升级再利用。

本案业主是一家为全球大型烟草巨头提供研发和生产服务,且拥有电子烟和雾化器自动化生产技术及核心材料的研发与设计专利的科技公司,目前在深圳有六个生产基地,位于宝安簕竹角的工业园区正是其基地之一,也是未来新的技术设计研发与产业的办公地之一。

本次改造的目标是引导都市边缘未来产业升级的复合型空间再更新,旨在为新的办公研发及生产创新试验场所提供合理独特的城市空间更新模式。

在方案设计中,场地的北侧现有的L型宿舍楼将被改造成新的功能需求使用:

一层为食堂与设备机房;

二、三、四层分别有研发办公、技术培训、会议、休闲餐吧等功能;

五、六层为公寓。

原建筑与城市道路形成的三角形空间,被改造成研发部进入室内空间的庭院,沿道路边种植的竹子形成了新的城市边界。

北侧的L型办公楼与公寓建筑,朝向内部场地的立面做成折型玻璃,形成完整通透的建筑立面,令建筑与建筑之间产生了互动。

位于办公建筑与厂房中部的螺旋形楼梯与休闲平台通道,成为了研发办公人员与技术生产试验车间的重要纽带。

大尺度的厂房建筑立面保留了原有的窗洞位置,大门与窗框做了形态上的处理,与周边厂房建筑产生差异化的同时,又存在关联性。

场地内建筑与周边厂房围合形成的大型广场满足了停车、货运通道、休闲、运动等功能——设计师期望通过一组看似无序的几何图形,有机地整合现有场地内多重功能与形态空间的关系。

场地东边新的拉伸铝网挡墙从视觉上突破了现有广场空间的边界,这种半通透的金属材料拉近了各厂房之间的空间联系,并进一步彰显出工业园区的独特气质。

11_副本.jpg

设计单位:厘米制造 

设计团队:陈丹平, 廖俊, 杨恒, 姚明明, 李磊, 林靖宜, 梁贤爽(实习)

建筑面积:11275㎡

泊空间

-地标:杭州-

1.jpg△改造前

坐落于杭州西溪湿地的和创园,前身是一片老厂房区,“泊空间”是其中的一座建筑。

改造后的泊空间,不仅仅只是餐厅酒吧,更是一个复合空间,给流动在城市里的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停留点,人们可以在此“探寻到真正喜欢的点,哪怕只是享受一缕阳光、一个画展、一顿美餐,放慢时间的脚步,回归生活”。

沿着老厂房的印记,穿过长长的走廊,会发现原本下沉的空间被保留起来,并改造成了户外休闲的小院子。

室内空间布局上,设计师拆除了面向小院子的部分墙体,将整个空间向外渗透,设计了较开阔的中庭,将户外空间和室内空间完全连在一起,成为了不断生长、发育的生态系统,打破了原单一的以目的为导向的格局。

穿过宽敞的餐厅、酒吧,沿着黑色的旋转楼梯而上,二楼设置了设计师品牌店和一个完整的大空间,常被用作展厅功能。

从商业功能来看,泊空间是复合业态;从设计角度来看,设计师希望它成为保留文化的地方。“如果一个城市没有记忆,就没有了文化。很多东西虽然老去,但只要记忆在那里,我们就可以通过设计改造,让它延续生命力”。

设计单位:万境设计

主持设计师:胡之乐

建筑面积:3000㎡


特别鸣谢:

香港设计中心(HKDC)

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DFA)

提供《棉仓城市客厅》资料

责任编辑:吴佳佳 来源:优居视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且本文所涉数据、图片、视频等资料部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参考,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